S
2025年暑期,永宁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成为热闹的“文明驿站”,20余所高校的432名大学生志愿者组成40支服务队,在这里开展了300余场文明实践活动,1.95万名群众在家门口感受文明新风。这场跨越校园与基层的实践盛宴,既让大学生在服务中锤炼成长,也为群众送去了实在温暖,实现了文明实践与社会实践双提升、双促进。
供需对接,专业服务直抵民心
秉持“群众需要什么,实践就提供什么”理念,永宁县依托“七彩假期”社会实践,组织各实践所站深入摸排群众需求,推动大学生专业特长与群众所需精准匹配。计算机专业学生在胜利、祥和社区实践站开起“智能手机小课堂”,用“一对一教学+视频回放”帮40余名老人学会“线上挂号”“防诈骗”等技能,破解“数字鸿沟”难题,让老年人跟上文明生活节奏;福建闽江学院美术学院学生为闽宁镇玉海村、胜利乡胜利村乡间巷道进行墙绘创作,用艺术赋能乡村振兴;在望洪镇的田间地头,农业专业的大学生则为农户讲解病虫害防治技术,并利用实践站向青少年科普作物生长规律,实现“专业对口、服务对味”。
阵地联动,丰富场景充实实践
永宁县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为中枢,整合各类阵地资源,为大学生暑期实践提供多元服务“套餐”。辖内永宁县团结西路街道实践所整合社区、居家养老服务站等阵地,创新打造“流动实践点”模式,让大学生深入楼栋提供服务;闽宁镇、望远镇等联动辖内红色教育基地、科普馆、企业车间,为大学生实践活动提供丰富场景;永宁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则联动图书馆,开展10余场“悦读一夏”实践活动,大学生带领读者读经典、讲故事,累计服务640余小时,让书香弥漫城乡。
机制护航,推动活动常态长效
建立“高校+基层”联动机制,推动实践活动从“暑期限定”变为“常态风景”。团结西路街道与银川能源学院等2所高校签订长期合作协议;厦门大学、集美大学连续多年组织大学生到富贵兰(宁夏)实业有限公司(闽宁协作企业)开展暑期实践活动,与移民孩子们共度暑假时光,书写“闽宁协作 山海交响”时代篇章;中国石油大学(北京)实践团连续四年扎根闽宁镇福宁社区,为青少年开展夏令营。同时,通过“实践积分兑换”“优秀志愿者表彰”等举措,持续激发大学生参与热情。
此次活动不仅是大学生服务基层的生动实践,更是突出了文明实践与社会实践的育人实效,青年大学生在实践中长才干、强担当,基层群众在活动中增福祉、提素养,实现了多方共赢共进。未来,永宁县将持续创新形式、完善机制,擦亮“七彩假期”文明实践品牌,让文明实践与社会实践相互赋能,书写更多“双向奔赴”的精彩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