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
“张建国,您总说‘一言既出,驷马难追’,现在这‘老理儿’还管不管用?。俊?月8日,刚拎着菜篮从早市回来的王丽华,在金凤区黄河东路街道盈南家园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,笑着朝张建国搭话。此时,广场上“从‘老理儿’到‘新事儿’——诚信的变与不变”主题宣传活动正热闹开场,一句日常问候,恰好叩响了这场关于“诚信”的讨论。活动现场,“老理儿故事角”围满了居民。72岁的赵旺旺大爷指着展板上的“拾金不昧”典故,说起自己年轻时的经历:“1985年我在供销社上班,收摊时发现柜台上多了个布包,里面有50块钱,那会儿可是普通人半个月的工资,我守着柜台等了两小时,失主找来时眼泪都快下来了,说那是给孩子治病的钱?!背だ壤镉腥烁胶停骸翱刹皇锹铮ト税选泵娴闱?,过后不认’当规矩,但真见了别人的难处,谁都愿意多等一等、多帮一把?!?span-article-image>
另一边的“新事儿体验区”里,社区民警正演示“个人信用积分查询”:“现在咱们的诚信藏在‘信用分’里,比如按时还房贷、遵守交通规则,分数就高;要是欠缴物业费、有失信记录,分数就受影响。但您看,一期小区的陈国立师傅前年拾到个装有2万元现金的包,主动上交到派出所后,信用分加了20分?!?/p>
从过去“借钱凭口头约定,还钱靠心里有数”,到现在“电子借条、线上履约”;从“商家挂块‘童叟无欺’的木牌”,到如今“扫码看商户信用评价”,诚信的形式在变,但“守诺、务实、不欺心”的内核从未改变。盈南家园社区这场活动,让居民们看清了:诚信是老辈人传下的“规矩”,也是新时代社区里运转的“润滑剂”。
盈南家园社区党支部书记杨莎莎表示:“社区推行‘诚信商户红黑榜’、评选‘守信家庭’,并非为了给居民或商户贴标签,而是要让‘诚信’从抽象理念变成看得见、摸得着的生活日常?!?/p>
据杨莎莎介绍,截至目前,社区近期开展的诚信宣传活动已覆盖超90%居民家庭,商户参与率达85%;依托诚信体系建设,社区矛盾纠纷发生率同比下降20%。如今,诚信已成为盈南家园社区凝聚人心、化解隔阂的“精神纽带”,不仅为构建人人参与、人人共享的和谐社区筑牢了根基,更以“小社区”的治理成效,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注入了温暖而坚实的“诚信力量”。